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银龄专家传播科技之光——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月科普活动
访问量:219 发布时间:2025-09-30


金秋九月,科技惠民。2025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积极行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吸引了校内外师生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一系列讲座、实践与宣传让科学知识走近青年、走近大众,成为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中的一道温馨风景更是在普及航空航天知识与科技理念的同时,展现了“银龄力量”的独特风采。


专家领衔,传递科学薪火


9月24日,老科协联手关工委邀请南航校友、曾担任“天宫一号”副总设计师的周旭东研究员为我校退休教师以及航天学院的学生带来一场题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展望》的精彩讲座。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直插云天、“东方红一号”星空翱翔,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周旭东用一张张图片和一段段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让在场200余名师生深受感动和震撼,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油然而生。讲座前,退休教师参观了学校航天馆。有的老教师已年逾九旬,作为当年的奋斗者,他们为学校航天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的长足发展而感到欣慰。





9月25日晚,一场面向社会公众的线上讲座同样火热,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师蔡啟明教授通过直播,解读“低空经济如何改变普通人生活”。无人机快递、飞行汽车、低空旅游……一个个未来场景被娓娓道来。蔡教授在直播中一边讲解,一边与观众互动,回答了诸如“如何理性参与低空经济”“如何接受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等问题。100分钟的讲座,吸引了760余人线上收看,给大家带来一场低空经济的饕餮“大餐”。





多元协同,构建育人生态


9月25日上午,在南航艺术学院,40多名学生正认真地组装橡筋动力航空模型。虽然身处南航,但“航空”一词对于修读艺术专业的他们来说,仍然有些陌生。他们在一边亲自动手,一边倾听老师对飞机结构和飞行原理的讲解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艺工融合”的魅力。退休教师袁伟曾在南航科协担任航模队教练,是国内航模界知名“大咖”,他在手把教学生们组装好模型后,带大家来到体育馆现场试飞。在不断的调试和改进中,同学们越飞越顺手,感受到人生中第一次操控飞行的乐趣。航模体验结束后,袁伟老师和他的团队现场进行了遥控模型飞行表演,无论是身姿灵活的动力纸飞机、载着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小飞机,还是扑动双翼的蝴蝶飞机、上下翻飞的小飞盘,无不令同学们大开眼界。




9月27日,老科协组织志愿者参与了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联合举办的“银龄科普·助您康乐”活动。我校飞行器起降系统研究创新团队研究生支部和中航工业南京机电程卫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联袂开展航空科普。展台前,从幼儿园小朋友,到银发老者,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人头攒动。青年志愿者们耐心地讲解飞行器的飞行原理,介绍我国航空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述南航教师和南京机电科研人员在我国航空科技自主创新中的突出贡献和感人事迹。现场市民感到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和自豪,孩子们的心中也深深埋下探索空天奥秘的种子。



本次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中,学校老科协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与志愿服务精神,用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引领人,用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浸润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将不断挖掘老科技工作者这座人才宝库,持续做好“银龄科普”,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注入温暖力量,让科学家精神在新老传承中熠熠生辉。


电话:(025)离休科:84892432,退休科:84891916
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编:210016

版权所有@20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人员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