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夕阳风采

漫谈钱伟长编著的科普通俗读物《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作者:刘明浚
访问量:298 发布时间:2014-05-05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正是新中国建国伊始,国内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出于对祖国新生的欣喜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关爱,纷纷执笔撰写了一批科普性通俗读物,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杂志上,有的出版了单行本,如贾祖障的《鸟与文学》,吴汝康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高士其的《细菌漫话》等等,成为当时图书出版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当时是一名中学生,满有兴趣地阅读了这些文章和书籍,获益良多。现在我还收藏有好几本这样的著作,其中有一本钱伟长编著的《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值得一说。
  
这本书1953年8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4年2月第三次印刷,三版印数加起来约有十五、六万册之多,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可见此书出版后深受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十分畅销。这本书篇幅并不大,只有5万字一百页左右,但内容很丰富,把我国历史上在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数学、天文和历法,指南针和指南东,造纸和印刷术、火药、机械、建筑等方面的科学发明,作了系统的分类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每个专题里,附有精美的图片,全书总共有40多幅,可谓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
   
钱老在“绪言”和“编后记”中,热情的颂扬了新中国对科学技术和专家们的重视,解放了生产力,期待着科学技术一定会有飞耀的发展。但他也同时指出,对祖国的历史遗产应抱有科学态度,如许多古代的传说、后人的牵强附会、外行表面的、甚至渲染过分的描写,均不足为据,对他们的真实性和科学价值,应该运用考古学上的材料来加以分辨等等。全书洋溢着一位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充满了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点,可以说一以贯之地伴随了作者的一生。
   
钱伟长这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清华大学的名教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科普通俗读物呢?
   
他在80岁高龄的时候,对此曾有过深情的回忆。他说,1950年他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后,随中央慰问团赴东北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国伤病员,在东北各地历经十几个城市,深感旧中国在国民党统治下,崇洋媚外之风盛行,对于建设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理枷锁。新中国目前科学技术虽然落后于西方工业先进国家,但要赶上他们,超越他们,并不是不可能的。我们祖先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创造发明,我们的民族同样也是优秀民族,有着光荣的创造发明的遗产,只要我们有自信,能团结,我们是能富强起来的。
   
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中国梦”,钱老在慰问期间就开始执笔起草写作有关我国古代科技发明事迹的文章,用以激励青年坚定创建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1951年1月以后,他一连在《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有关我国祖先的科学发明史实的文章,如《中国古代的科学创造》、《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等,1953年又编著了这本《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充分体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动容,可敬可佩。可是,就这一本书,在1957年也成为批判他的一项罪名,指摘他是东拼西凑抄来的。其实,钱老在出版此书时明明署为“编著”,而且在“编后记”里详细说明“这本小册子尽可能引用了已整理好的材料”,同时“也尽可能采用原始的材料“,并罗列了被引用的十七、八位古今作者及其著作的名称,根本就不存在掠人之美的问题。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钱老不愧是一位心胸坦荡、实事求是的爱国科学家,他的爱国情怀和科学贡献,使他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2010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应该是名至而实归了。
  
《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一书,在1989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修订扩大版,在1991年又由香港南粤出版社以繁体字版本再一次出版,继续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五、六十年代,我们出版了一批很有影响的书刊,其中大多带有新旧社会制度转型期的时代特点。像钱老写这本书一样,我相信,每本书的背后,一定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呢!

电话:(025)离休科:84892432,退休科:84891916
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编:210016

版权所有@20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人员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