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老年大学

重视老年大学建设 为中国梦添彩
访问量:290 发布时间:2013-12-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年大学从1990年建校至今已经23年了。2010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给南航老年大学校庆20周年的贺信中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顺应老年教育发展形势,根据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需求,利用高校教学资源优势,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办老年大学。20多年来,南航老年大学在学校历届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和各级有关部门关心指导下,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发展、服务社会’为办校宗旨,在离退休工作人员和广大老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茁壮成长,现已成为南京高校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多门类、多层次、多功能的老年大学。在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展示老年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风貌,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以及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衷心期待南航老年大学以建校20周年为契机和新的起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学资源优势,扩大开门办学,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努力将老年大学办成老同志学习知识的课堂,发挥余热的阵地,文化生活的乐园,为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贺信切合实际,方向明确。多年来我们努力前行,感慨良多。
   

 一、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打造老年人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习平台
   
南航老年大学充分发挥本校有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外语、计算机科学等学院的优势,针对不同兴趣和不同层次的实际需要,设置了丰富的学科和课程体系,不仅满足了南航离退休教职工的需要,更受到社会上众多老年人甚至中青年人的欢迎和向往。南航老年大学聘请了一大批校内外优秀老师,师资水平高。如,一个书法班在十一年中先后有4位老师来任教过,他们都是本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有的还是年长的学者和大师。他们既教临帖、创作等书写实践,也教书法史和各代书法家的各自特点及与书法相关的知识。陈建平老师硬是将正规大学书法教学的教程改造、移植过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南航老年大学秉承高校的优良传统,建树良好学风。各科老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程安排,认真备课,孜孜不倦。学员们求学心切,虽是老年人,但没有人将上老年大学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而是认真努力地求得本专业的真知灼见。十多年来,班主任提前做好准备,学员们按时上课。课间休息在教室里学员们不是聚在一起嚼舌头,而是探讨知识、技艺,相互点评作业,学习气氛浓厚。
   

南航老年大学对进入老年社会的南京做出了一份贡献,在社会上有影响,教学成果也较为突出。以学员藏子木所在的一个书法班为例,这些年来已有四位同学成为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老年人书法展收到到全业界34000多份投稿,经认真严格的评选最后只能入选918件作品,这其中就有两幅是该班的学员。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妇女书法展,该班的学员周宝英的作品入展。南京市第一届巾帼书法展,该班学员朱薇薇的作品入展。为庆祝建国60周年该班有5人作品先后在省、市书法展中展出。藏子木本人还应邀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东方之冠中国馆书写过书法作品。《现代快报》之“我们的奥运”有一期报头就用了他写的字。藏子木还应邀参加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湖南、河南、江西等省市书法大赛,屡屡获金奖、一等奖。先后被聘为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和翰墨书院院士。

以提升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为重点,打造老年人的精神乐园
    

世界的美好、人的良好素质和人生的快乐在哪里?法国艺术家罗丹说: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苏轼说,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咱们大家可以“共适”,一起享受。这就是说,美并不昂贵,幸福与豪富并不是同义词。宋代的禅宗无门慧开禅师有一个偈子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排除了无端的烦恼,端正了身心,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取向,就会有和谐美好的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告诉我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和起点,每个人特别是身为管理者、家长的君子,要能够以身作则,约束自己,做一个仁义之人。那么,“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校老年大学的师生们一起去寻求、发现、感悟、体会,同时欣赏、享受和创造世界的美好和人生的快乐,修养和谐美好的自我,进而以和谐美好的自我为一个个细胞,构建和谐美好的南航老年大学,再参与构成和谐美好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和谐美好的国家社会。保健班请著名的中、西医药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讲医药知识和临床诊断、讲老年心理学,提高了对生命、健康、养生等科学性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保健自己和家人,尝到了甜头,提高了生活质量,还能自觉地拒绝市场上兜售的伪医学等行为;文学班、玉石鉴赏班、书法班的学员们在学习之后,对中华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说,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我们探讨美的真谛,发现生活的乐趣提供了最好的条件。通过在南航老年大学的学习,学员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艺,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修养,摒弃了一些不良的旧习。仍以书法班学员藏子木为例,以前他每天吸3包香烟,经常去打麻将。学习书法以后不抽烟了,也无暇顾及麻将了。他还参加了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小朋友书法取得了成绩。区和街道不仅给了他荣耀和奖励,还为他们出版书画集和专题文集,其中有一个章节写的就是他,题为“闲翁不闲居”(藏子木的艺名为石城闲翁)。
    

老年人中学习音乐的热情很高。我们有三个声乐班,多时近200人。课前课后,他们抓紧时间练声、跳舞,排演节目,他们还组织合唱队、艺术团经常参加各种群众性的演出和南京市多处社区活动。在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她们感到生活充实、心情愉快,人也显得更加年轻、活跃。海军学院退休职工宋晓梅近70岁,原来身体很不好,有多种疾病,腿脚残疾,走路困难。但是她精神不倒,长期参加我校多个书画班学习,进步很快。她的很多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和慈善活动,还义务为奥运会画扇面。为社会做贡献,心情更加振奋,身体也有所好转。她家离学校不太远,现在每次能坚持步行来上课。她一再说,如果不是在老年大学学习,没有一点精神,我的生命不能支撑到今天。老学员于伯之为庆祝南航老年大学成立20周年书写了条幅:“风雨征程离退休,桑榆夕照未停舟。南航老大圆春梦,学海无边任尔游”。这是一位老年人的祝贺,也显示了他的风貌和心声。
   

 三、以提高认识为先导,营造先进的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所谓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老年大学同样应该全方位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以适应老年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以提高认识为先导,全面理解和把握校园文化具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整合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蕴含着较深层次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它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参照系,潜移默化地指导其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因而深刻地影响着学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导向的成功与否,是校园文化发挥了积极的正面效应还是产生了消极的负面效应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员规定了一种目标模式。二是凝聚功能。这是指学校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所谓校风,即学校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意识、育人意识、道德意识、文明意识以及为全校师生认同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能使每个学生都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潜力。这种高凝聚力主要表现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和谐协调;集体对个人有很强的吸引力;个人对集体有很强的认同感。三是激励功能。校园中凸现出来的榜样是这个特定的文化区间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他们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校园榜样真实贴近他们的生活,其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和“魅力效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正能量。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对于弘扬正气、优化校风、培养校园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四是整合功能。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是在不断地模仿,进而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一定的文化氛围正是他们模仿的“蓝本”。与此同时,校园文化自身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通过不同思维的不断碰撞,在寻找个人与集体、社会的结合座标的过程中,不断整合自己的思想与价值体系,从而逐步深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获取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与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老年学员的需求也在变化,我们的教学也要跟随作出调整。如我们已经决定邀请南航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研究生,利用我校老年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的良好环境,新开办中国民族舞蹈班。为了更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参与江苏省及南京地区合唱队的交流学习活动,声乐(一班)组建了合唱团。为了深化教学内容,书画班继续搞好分级教学,办好书、画提高班和研修班。我们将继续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优势,让南航老年大学的文化建设和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陆法明 于海潮 陈荣长)

电话:(025)离休科:84892432,退休科:84891916
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号 邮编:210016

版权所有@20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离退休人员管理处